又一网贷平台爆雷,追款不成反被告,15万借三年要还24万
“网贷毁了我一辈子!”在现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贷款消费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已经是平常的事情了。尤其是前两年网贷的兴起和泛滥,借款门槛低,导致数以万计的人陷入网贷的漩涡,到了现在还在以贷养贷,走不出来。
随着国家对金融平台的监管和整治,不正规的网贷平台倒是少了很多,但仍有不少打着正规平台名号,做着违法放贷的平台。这些平台家大业大,甚至有些已经在国外上市,消费者吃了亏也只能自认倒霉。可若是这些平台自己吃了亏该怎么办呢?平台不正规放贷被坑,到底敢不敢走法律程序讨债?
这两日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案例。平安普惠将一位欠款12万未还的客户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勒令其还款,可是法院二审裁决平安普惠放贷过程涉嫌经济犯罪,故驳回其申诉,交由公安机关处理。平安普惠表示很委屈,怎么讨债不成还反变犯罪呢?我们就先来看看,何谓“经济犯罪”。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15年9月21日,李某在平安普惠小贷上借款了14万元,贷款时间为24个月,平安普惠担保作为保证人。按照合同,李某除了要还每月的贷款本息之外,还需要向该平台缴纳前期服务费、担保费、管理费等。
可还了一部分后,李某失踪,余款至今未还。没办法,作为担保人的平安普惠替李某偿还了借款本息126976.47元给出借人,并将李某告上法庭,让其偿还担保费4480元、管理费13440元,代偿滞纳金64757.9元等共计126976.47元的金额。但法院二审认为平安小贷涉嫌大量放贷以达到不法获利的目的,涉嫌经济犯罪,故驳回了平安普惠的起诉。
平安普惠到底有没有经济犯罪,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是从平安普惠的经营状况来看,这几年,其名下的小贷公司放贷金额确实很多。据了解,平安普惠小贷成立于2010年9月。仅5年的时间,在2015年的财报上就显示,平安普惠金融业务的新增贷款量达483亿元,同比增长160%,线下贷款及服务门店达552家;2016年,这一数据翻了一番,累计用户1600万,贷款余额突破1200亿大关,成为中国最大的消费金融服务商。
2018年,数据持续增长中,贷款余额达到3700亿元;2019年,仅半年,贷款余额就达到了4078.55亿元,增长速度惊人。放贷金额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坏账率又这么高,那平安普惠靠什么经营呢?答案是靠着“赚差价”。与上文的李某一样在平安普惠借款过的人还有很多,比如下款后才后知后觉的杭州陈女士。陈女士在工作人员的游说下在平安普惠贷款14.8万,分三年还清,每月还款6769.35元。
也就是说,按照每月还款金额来算,全部还清这笔贷款大约需要24.3万,比原来借款本金足足高了近10万。而这多出来的10万,该公司工作人员解释多余的这些为保险费、服务费和担保费。换句话讲,本息只是“进货成本”,其他的是“赚个差价”。但陈女士表示,在贷款时并未向她提及这些额外费用的问题,认为自己被骗。的确,根据10月22日发布的文件表明,放贷人员如果要以介绍费、咨询费、管理费等名义收取利息的,相关数额在计算实际年利率时,均应计入。若让消费者处于不知情的状态下贷款,那就是坑人了。不过,平安普惠是否涉及非法放贷,目前该公司还未回应。本文由新知财料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