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下款1000元,限期仅两天,就要还款1600元”。
“总共被跳转了6、7次,需要多次输入身份证、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勾选了很多协议,中央还跳出某个商城的购物页面”。
日前,多位网贷消耗者向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反映他们在网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后,记者亲测多个网贷平台,发现部分平台存在涉嫌多次导流、过分收集消耗者信息、虚假宣传等问题。
针对网络小额信贷市场的种种乱象,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过分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提示消耗者远离过分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分信贷风险。
“套娃式”导流
“根据好分期的导流信息,我下载了一个叫小金牛的网贷平台。”网贷借款人小李向记者反映,“让我填个人信息,并让我共享通讯录等,就逼迫下款1000元,且使用限期只有两天,但还款就要还1600元,期间还接到了几个信贷营销电话,感觉信息被盗用了。”
为核实小李的说法,记者打通了好分期的客服电话,并实验与其相干部门举行联系,但截至发稿前,记者未得到任何人工客服的回应。
随后,记者亲测了好分期、好享借、爱分期等多个网贷平台,发现多数平台在借款过程中,均通过跳转第三方贷款机构的方式举行导流,而平台本身并不提供贷款业务,这些第三方机构多数是小额贷款公司等。
“这类平台在业内称为助贷平台。”某互联网金融公司信贷业务司理告诉记者,“一些平台不具有贷款业务相干牌照,不能直接开展借贷业务,但只要它符合联合贷款资质以及互联网贷款的相干要求,就可以和其他有资质的金融机构相助,通过导流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贷款业务。”
记者亲测时发现,此类平台在导流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比方,此类平台所导流的借贷App大多无法在正规的应用软件市场举行下载,只能通过平台内提供的下载链接或点击“直接下载”按键,并按照平台给出的操纵步调才气完成下载,且需完成手机设置中的信用认证。
来源:某平台贷款App下载流程
还有消耗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反映,在爱分期平台导流中需频繁注册、填写个人信息。“贷款流程不像他们说的那么快,总共被跳转了6、7次,需要多次输入身份证、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勾选了很多协议,中央还跳出来某个商城的购物页面。”该消耗者表示。
此外,记者发现很多小额贷款公司宣传和下载方式繁多,几乎无孔不入。除通过助贷平台App导流招揽客户外,公众号、小程序、网页、弹窗广告、短信链接等,都是这些贷款服务机构导流跳转的渠道。
隐私信息过分收集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发现,在某平台注册过程中,需提供多项隐私信息,且平台方在注册协议中表示,经用户授权之后,部分信息可能与第三方平台共享。
值得注意的是,在平台的《注册服务协议》《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中所涉及的信息之多,有过分收集消耗者信息之嫌。此中,除手机号、身份证、银行卡等基本信息外,平台方还会要求用户自主提供或授权平台通过第三方获取包括但不限于,贷款情况等征信信息、教诲程度、收入状态、工作情况、婚姻状态、联系地址等多种极其私密的个人信息。
来源:某网贷平台个人信息收集清单
此外,平台方在“隐私条款”中明白表示,为了便于第三方服务机构评估是否向用户提供相干业务服务,在用户勾选同意后,将把用户在该服务平台预留的手机号码向第三方服务机构以加密方式举行分享。且基于相助情况变化导致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增减,无需另行确认。
来源:某网贷平台注册服务协议
对此,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没有个人征信牌照的公司,就不是个人征信机构,不能向其他机构提供各种信用信息。他同时指出,该办法衔接《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上位法,将进一步完善征信市场制度和社会诚信体系,更好地推动数字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馅饼还是陷阱?
很多网贷服务机构都会以“放款快、利钱低、额度高”等诱人的口号举行宣传。更有甚者,部分网贷机构还打出监管“擦边球”,声称“不看征信也能贷”“黑户可贷”等宣传字样。有某网贷客服人员告诉记者:“不管您在其他机构被拒绝多少次,在我们这都能贷出钱”。更严重的是,还有平台在营销中鼓吹消耗者可将贷款流入其他领域,好比买房、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
对此,上述信贷业务司理告诉记者:“这些广告假如属实将会严重扰乱信贷市场秩序,给征信体系带来很大风险,监管部门需严厉查处打击;假如这些广告不属实,消耗者要谨慎判断,不轻信、不违规,警惕遇到高利贷或诈骗。”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部分网贷公司的名称,发现相干投诉高达3000多条。消耗者所投诉的问题种类涉及广泛,主要包括:提现困难、涉嫌高利贷、逼迫放款计息、不合理收费、暴力催收,平台倒闭失联等等。
有网友表示,“注销不退会员费,利钱过高,提前还款要赔违约金,致使损失8万余元”。
针对网贷市场的种种乱象,银保监会14日发布《关于警惕过分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提示消耗者远离过分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分信贷风险。
提示指出,消耗者应对峙量入为出消耗观,合理使用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服务;从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获取信贷服务,不把消耗信贷用于非消耗领域;提高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在消耗过程中提高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随意签字授权,注意保管好个人重要证件、账号密码、验证码、人脸辨认等信息。不随意委托他人签订协议、授权他人办理金融业务,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旦发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行为,要及时选择合法途径维权。
2021年末,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网信办、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监管已经在探讨,全部从事金融信息展示、从事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的机构都应该要持牌经营,这实际上也是对助贷行业进一步规范。”业内人士表示。
编辑:王寅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