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今天,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在国务院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全国实际运营P2P网贷机构已经由高峰时期约5000家,压降到目前的3家。而就在大约两周前的10月22日,银保监会的统计数据还有6家。
P2P网贷正在加速出清,而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脱胎于互联网金融的金融科技行业也正面临强监管。
在今日的发布会上,刘福寿还表示,银保监会将完善风险全覆盖的监管框架。增强监管的穿透性、统一性和权威性,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
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未来金融科技企业的相关金融业务也将受到与金融机构同等的监管力度,无序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今年年底P2P将全部清退
此前,银保监会表示,P2P的整治将截至今年年底。如今仅仅已经剩下不足1月,清退的进程已经明显加快。
根据今日央行发布的《2020金融稳定报告》中显示,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风险得到根本性整治。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在运营网贷机构压降至29家。仅仅半年时间,P2P行业就已经几乎消亡。
实际上,P2P是此次互联网金融整治行动中的重头戏。2017年底出台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即“141号文”)成为P2P行业的分水岭,“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的规定,让此前P2P的“资金掮客”模式被否定。这意味着P2P平台仅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清退,要么转型。
良性清退似乎成了老大难的问题。截至目前,仍有诸多平台因资金问题而无法退出,不少曾经的“头部平台”,或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诈骗”等罪名立案。如此前北京地区的“头部平台”凡普金科已经被警方立案;而美利金融创始人刘雁南则在其子公司美利车赴美上市前夕被抓,旗下平台被立案。而一些坚持良性退出的平台,在和P2P彻底告别之后也表示“脱层皮”。
不过,P2P平台转型与良性清退同样艰难。不少P2P平台转型为金融科技公司,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助贷等相关服务。一位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大部分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并不容易,“如果风险较高的尾部平台,就算是承诺兜底资金,这些金融机构可能也不会与之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平台在这期间还疯狂获取各种金融、类金融牌照,试图突围。网络小额贷款等成为此前最热门的牌照。
强监管之下无序竞争被卡死
无论是否更名为金融科技,这些平台的本质仍然是金融,而是金融就要接受金融行业的监管。如今,转型而来的金融科技企业均面临强监管。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下发多个文件,对这些金融科技企业影响深远。虽然《商业银行暂行办法》中肯定了助贷的模式,但随后而来的《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则直接掐死“助贷+保险”的融资信保模式,而这是此前助贷公司最为常用的模式之一。
日前,网络小额贷款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刚刚出炉,其严厉程度超过业内人士的预计:监管上收审批权之后,注册资本金到达50亿元的“极少数”特批平台,才能够跨区域经营,这意味着当下不少平台的经营模式再度处于变数之中。
遭遇强监管,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所难免:在极速扩张的同时,风险也如影随形。以“助贷+保险”模式为例,在野蛮生长和跑马圈地之后,保险公司集体踩雷,不少保险公司因规模太大、风控不力而最终不得不吞下巨亏的苦果。
“保险公司折戟的背后,是助贷模式背后的兜底现状。”有业内人士甚至直言,如此高企的坏账成本,实际上反映的应该是与助贷公司合作的银行的真实不良率。然而,在兜底背景下,这部分不良转嫁给了助贷公司以及保险公司。
不过,金融科技的强监管或才刚刚开始。
“未来,监管将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要一视同仁,监督持牌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科技公司都依法合规经营。”此前,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发文表示,对于不同市场主体合作中发生的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监管部门在查处持牌金融机构的同时,对相关金融科技公司也要开展延伸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以P2P起家的多家赴美上市的平台,如今股价依旧不佳。今年以来更是跌跌不休。根据万得数据显示,玖富今年已经跌去85.83%,趣店跌去71.44%,小盈科技、品钛等股价今年跌幅也均超过5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